我院领导慰问驻村干部

发布时间:2018-06-12 10:29:58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选派干部和人才到农村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大规模选派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有关要求,我院徐立臣、聂林山、佟德龙、李海涛、李凯、赵福洋6名同志被选派到新宾县等6个贫困村任第一书记。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他们将用三年时间,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推动移风易俗,及时疏导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深化“三向培养”工程,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自派驻工作开始以来,学院领导始终牵挂着他们,经常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


学院领导及上夹河镇领导慰问徐立臣、聂林山


学院领导到顺城区前甸镇大道村慰问佟德龙


学院领导到海浪乡前楼村慰问李海涛

61日、67日,学院党委书记吕长珂、院长张巍、党委副书记李延明、组织部部长王永红一同看望了6位同志,选派干部所在县区及乡镇有关领导参加了慰问座谈。


学院领导到峡河乡大房子村慰问李凯


学院领导到望花区塔峪镇小泗村慰问赵福洋

每到一个村,学院领导们都要详细了解驻村干部们生活条件如何?是否安顿妥当?工作环境如何?是否已经适应?还有哪些困难?领导们急切的话语和一连串的问题足以表明学院领导对同志们的牵挂和想念。6位驻村同志对领导的到来深受感动,倍感亲切,汇报了自己近一个月来的生活工作情况。尽管他们在新环境、新工作中遇到些困难,但是他们能快速进入工作角色,俯下身,沉下心,扎实工作。他们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态度让领导们感到欣慰。

党委书记吕长珂代表学院领导与参加座谈的县区领导交流了意见:一是感谢县区和乡镇领导对我们派驻干部的关心和关爱;二是希望县区和乡镇领导在工作中对我们的选派干部能用好、培养好;三是一再嘱托县区和乡镇领导在生活上对我们的选派干部照顾好;四是责成学院组织部要与选派干部做好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利用学院的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大力支持选派干部工作,做好坚强的后盾。县区和乡镇领导感谢学院领导对选派干部和乡村振兴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表态,请学院领导放心,一定会对选派干部在生活上照顾好、工作上使用好、能力上培养好。相信他们经过三年的基层锻炼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经过近一个月的驻村工作,6名同志每个人都有很多感受。现新宾县上夹河镇胜利村第一书记徐立臣说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我们住在城市,在舒适的办公室坐久了,不会理解最基层工作的艰辛。这里是既有脑力劳动又有体力劳动,还要承受落实工作时遇到的困难。农村基层工作没有时间界定,不分节假日和早晚,工作到晚八九点是常事,没有加班费之说,没有怨言,只有怎么做好。这里习惯农历日期,我们要学着说农民话、干农民活、解农民心。这里讲的是贡献、不讲条件,讲办法、不讲困难。我们需要发扬的是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讲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所以在学校抱怨不是工资少就是工作辛苦,你到基层体验一下试试!不仅我们在村里这么工作,镇里的,甚至是县里的干部都这么工作。学校安定和谐的工作环境来之不易,多一些责任少一些抱怨,要懂得珍惜,懂得知足,才能对得起我们的工资!”

现任新宾县上夹河镇腰站村第一书记聂林山经过多方走访细致深入的了解民风民俗和农民需求。这里是最大的“满族村落”,民风淳朴。带领村民保护好村子特有的民族文化,利用村子独有的农产品资源搞活经济是今后三年的使命。

现任抚顺县海浪乡前楼村第一书记李海涛、峡河乡大房子村第一书记李凯、望花区塔峪镇小泗村第一书记赵福洋、顺城区前甸镇大道村第一书记佟德龙也纷纷表示一定做好派驻工作,加强自身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勇于克服困难,确保履职尽责,以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俗话说:离家的孩子才更想家,跨出国门的游子才更爱国。我们只有走出去,才能使视野更加宽阔,胸怀更加宽广。今后,学院党委组织部将把组织党员干部到村支持选派干部工作列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最基层的实践锻炼作为增长见识、砥砺品质、提升能力的平台,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只有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提高了,行动才能跟得上,才能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