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建筑工程技术(440301)。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 大类 |
所属专业 类 |
对应行业 |
主要职业 类别 |
主要岗位 类别(或技 术领域) |
职业资格(职业 技能等级)证书 |
土木建筑 大类(44) |
土建施工 类(4403) |
土木工程 建筑业 房屋建筑 业 |
土木建筑工程 技术人员 (2-02-18-03) 铁路建筑工程 技术人员 (2-02-18-12) 项目管理工程 技术人员 (2-02-30-04) 工程造价技术 人员 (2-02-30-10) |
施工员 质量员 安全员 资料员 材料员 |
施工员证书 质量员证书 安全员证书 资料员证书 材料员证书 1%2BX职业技能等 级证书(建筑信 息模型 BIM) 1%2BX职业技能等 级证书(建筑工 程施工工艺实 施与管理) |
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
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
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
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土木工程建筑业、房屋建筑业等行业的建筑工程
技术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
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和知识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
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
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
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
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
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和。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
和 1~2 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
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 1~2 项艺术特长或
爱好。
(二)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
知识。
(3)掌握投影、建筑识图与绘图、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建筑
构造、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4)掌握建筑施工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建筑施工安全与技术资料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
计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方面的知识。
(5)掌握建筑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方面的知识。
(6)了解土建专业主要工种的工艺与操作知识。
(7)了解建筑水电设备及智能建筑等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
(8)熟悉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方面的基本知
识。
(三)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熟练识读土建专业施工图,准确领会图纸的技术信息,
能绘制土建工程竣工图和施工洽商图纸,能识读设备专业的主要施工
图;
(4)能对常用建筑材料进行选择、进场验收、保管与应用,能
进行建筑材料的常规检测;
(5)能应用测量仪器熟练地进行施工测量与建筑变形观测;
(6)能编制建筑工程常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并进行施工交
底,能参与编制常见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7)能按照建筑工程进度、质量、安全、造价、环保和职业健
康的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和有效指导施工作业,并处理施工中的一般技
术问题。
(8)能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检查与监控;
(9)能正确实施并处理施工中的建筑构造问题;
(10)能对施工中的结构问题做出基本判断和定性分析,能处理
一般的结构构造问题;
(11)能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收集、整理、编制、保管和移交工程
技术资料;
(12)能编制建筑工程量清单报价,能参与施工成本控制及竣工
结算,能参与工程招投标;
(13)能应用 BIM 等信息化技术、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完成岗位
工作;
(14)能进行 1-2 个土建主要工种的基本操作。
七、课程设置及学士安排
(一)课程设置
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
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体系概论、体育、军事理论、就业与
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健康教育、实用英语、高等
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2.专业课程
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涵盖
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专业基础课程
一般设置 6~8 门。包括: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识图、建
筑 CAD、建设法规等。
(2)专业核心课程
一般设置 6~8 门。包括: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
工测量、建筑施工组织与概预算、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等。
(3)专业拓展课程
包括:建筑抗震、钢结构、建筑水暖电基础知识、钢筋工程量计
算等。
3.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专业核心课程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1 |
地基与基础 |
1)土的物质性质、分类、有关参数与应 用;土的力学性能、应力和变形计算; 2)地址勘察报告的阅读与应用; 3)常见基础的结构设计、地基的常用处 理技术和应用; 4)深基坑支护的结构处理 |
2 |
建筑施工技术 |
1)常见基础的施工,深基坑支护与降水 技术; 2)常见砌体工程的施工,钢筋的加工、 绑扎与安装,模板的设计、铺设与拆除,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运输、浇筑、振 捣与养护; 3)常见屋面的排水与防水施工,楼地面 的防水施工,室内外一般装饰的施工, 脚手架搭设,构件吊装与运输,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 4)装配式建筑施工 |
|
|
5)BIM 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
3 |
工程测量技术 |
1)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距仪的 功能、构造、应用、调试与安装; 2)距离测量,水准测量原理与方法,高 程测设与抄平测量; 3)水平角、竖直角的观测,水平点位与 设计水平角的测设,倾斜与位移观测; 4)应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测量。 |
4 |
建筑施工组织与 概预算 |
1)能根据规范要求正确进行工程量的 计算; 2)能在工程施工中正确的理解招投标 书; 3)能合理选择数据,进行结算和竣工决 算的编制; 4)绘制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流 水施工及网络计划; 5)合理选择施工方案; 6)具有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的能力; 7)具有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的能力; 8)定额的概念、种类与应用; 9)工程量与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和方法; 10)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和程序; 11)定额计价的方法和程序; 12)投标报价的编制。 |
5 |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与砌体结构 |
1)熟悉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原 理; 2)能够读懂混凝土结构配筋图; 3)能够设计常规混凝土结构构件; 4)能够查阅钢结构的国家标准及相关 |
|
|
行业标准、手册; 5)短期培训后能指导混凝土方面的施 工。 |
6 |
建筑识图与构造 |
1)能识读建筑施工图; 2)能利用制图标准绘制施工放样图; 3)能读懂钢筋混凝土平法施工图; 4)具有正确理解建筑设计意图的能力; 5)对建筑施工图中出现的问题能正确 分析并设计人员协商修改; 6)对施工图表达不完善的部分能绘制 大样图。 |
4.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实验实训
可在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等实施;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可由学
校组织在相关企业实施。主要包括房屋构造设计实训、测量实训、CAD
实训、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训、施工组织设计实训、建筑工程概预算实
训、钢筋算量实训,钢结构设计实训、建筑信息管理软件实训、结构
设计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等多种形式。
(二)学时安排
1、专业教学安排
表一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进程安排
分类 |
序 |
课 程 名 称 |
学 |
课程 |
学时 |
考核 |
学时按学期分配 |
|||||||||
总 |
理论 |
实践 |
理实 一体 |
一 13周 |
二 15周 |
三 14周 |
四 14周 |
五 |
六 |
|||||||
公共基础课程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必修 |
48 |
40 |
8 |
|
考试 |
2 |
2 |
|
|
|
|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必修 |
64 |
48 |
16 |
|
考试 |
|
|
2 |
2 |
|
|
||
3 |
形势与政策 |
2 |
必修 |
32 |
32 |
|
|
考查 |
* |
* |
* |
* |
|
|
||
4 |
就业与创业指导 |
2 |
必修 |
38 |
38 |
|
|
考查 |
1 |
1 |
1 |
1 |
|
|
||
5 |
健康教育 |
2 |
必修 |
32 |
32 |
|
|
考查 |
1 |
1 |
|
|
|
|
||
6 |
劳动教育 |
1 |
必修 |
16 |
16 |
|
|
考查 |
|
1 |
|
|
|
|
||
7 |
雷锋精神 |
0.5 |
必修 |
8 |
8 |
|
|
考查 |
|
* |
|
|
|
|
||
8 |
体育 |
6 |
必修 |
108 |
108 |
|
|
考查 |
2 |
2 |
2 |
2 |
|
|
||
9 |
实用英语 |
10 |
必修 |
168 |
168 |
|
|
考试 |
4 |
4 |
2 |
2 |
|
|
||
10 |
高等数学基础 |
2 |
必修 |
39 |
39 |
|
|
考试 |
3 |
|
|
|
|
|
||
11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3 |
必修 |
52 |
26 |
26 |
|
考试 |
4 |
|
|
|
|
|
||
12 |
军事理论 |
2 |
必修 |
36 |
36 |
|
|
考查 |
3 |
|
|
|
|
|
||
院(校)级选修课 |
|
选修 |
|
|
|
|
|
|
* |
* |
* |
|
|
|||
专业课程 |
专业基础课 |
13 |
建筑力学 |
5 |
必修 |
84 |
84 |
|
|
系考 |
3 |
3 |
|
|
|
|
14 |
建筑材料 |
3 |
必修 |
45 |
30 |
15 |
|
考查 |
|
3 |
|
|
|
|
||
15 |
工程CAD |
2 |
必修 |
42 |
|
|
42 |
考查 |
|
|
3 |
|
|
|
||
16 |
工程建设法规 |
2 |
必修 |
28 |
14 |
14 |
|
考查 |
|
|
|
2 |
|
|
||
专业核心课程 |
17 |
建筑识图与构造 |
3 |
必修 |
52 |
26 |
26 |
|
考查 |
4 |
|
|
|
|
|
|
18 |
地基与基础 |
2 |
必修 |
42 |
28 |
14 |
|
系考 |
|
|
3 |
|
|
|
||
19 |
工程测量技术 |
4 |
必修 |
60 |
|
|
60 |
系考 |
|
4 |
|
|
|
|
||
20 |
建筑施工技术 |
4 |
必修 |
60 |
|
|
60 |
系考 |
|
4 |
|
|
|
|
||
21 |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
3 |
必修 |
56 |
28 |
28 |
|
系考 |
|
|
4 |
|
|
|
||
22 |
建筑施工组织与概预算 |
4 |
必修 |
70 |
|
|
70 |
系考 |
|
|
3 |
2 |
|
|
||
专业拓展课程 |
23 |
C语言 |
2 |
必修 |
30 |
15 |
15 |
|
考查 |
|
2 |
|
|
|
|
|
24 |
钢筋工程量计算 |
2 |
必修 |
42 |
28 |
14 |
|
系考 |
|
|
3 |
|
|
|
||
25 |
建筑水暖电基本知识 |
2 |
必修 |
42 |
28 |
14 |
|
系考 |
|
|
|
3 |
|
|
||
26 |
钢结构 |
2 |
必修 |
42 |
28 |
14 |
|
系考 |
|
|
|
3 |
|
|
||
27 |
建筑工程监理概论 |
2 |
必修 |
28 |
14 |
14 |
|
考查 |
|
|
2 |
|
|
|
||
28 |
建筑信息管理软件 |
2 |
必修 |
42 |
|
|
42 |
考查 |
|
|
|
3 |
|
|
||
29 |
建筑抗震概论 |
2 |
必修 |
28 |
14 |
14 |
|
考查 |
|
|
|
2 |
|
|
||
合计 |
|
|
1434 |
928 |
232 |
274 |
|
27 |
27 |
25 |
22 |
|
|
2、实践教学安排
表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安排
序号 |
实训项目 |
学分 |
学时 |
考核 |
学时按学期分配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17周 |
|||||
1 |
军事技能训练 |
7 |
112 |
考查 |
2周 |
|
|
|
|
|
2 |
劳动教育实践 |
1 |
26 |
考查 |
|
1周 |
|
|
|
|
3 |
测量实训 |
1 |
26 |
考查 |
|
1周 |
|
|
|
|
4 |
房屋构造设计实训 |
1 |
26 |
考查 |
|
1周 |
|
|
|
|
5 |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训 |
1 |
26 |
考查 |
|
|
1周 |
|
|
|
6 |
CAD实训 |
1 |
26 |
考查 |
|
|
1周 |
|
|
|
7 |
施工组织设计实训 |
1 |
26 |
考查 |
|
|
1周 |
|
|
|
8 |
钢筋算量实训 |
1 |
26 |
考查 |
|
|
|
1周 |
|
|
9 |
建筑工程概预算实训 |
1 |
26 |
考查 |
|
|
|
1周 |
|
|
10 |
建筑BIM建模实训 |
1 |
26 |
考查 |
|
|
|
1周 |
|
|
11 |
顶岗实习 |
25 |
442 |
考查 |
|
|
|
|
17周 |
|
12 |
毕业设计 |
25 |
442 |
考查 |
|
|
|
|
|
17周 |
合计 |
|
1230 |
|
2周 |
3周 |
3周 |
3周 |
17周 |
17周 |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业带头人
於斌,副教授,二级建造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具有行业企业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经历,在本行业企业中有较大的影
响力。多次主持专业建设规划、方案设计、专业建设工作,为企业提
供技术服务,主持市地级及以上教学或应用技术科研项目或担任院级
及以上精品课程负责人。
2.师资数量
2.师资数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有专业教师 12 名。
3.师资水平及结构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有专业教师 12 名,其中副教授 3 人,讲师
10 人;硕士 7 人,学士 5 人,具有职业资格证书 9 人;具有行业或
企业工作经历,双师素质 100%。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2011 年被评为辽
宁省产业集群示范专业。
4.兼职教师的数量、结构、素质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有多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他
们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了很大帮助。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条件
序 |
实践教学项 |
实训任务 |
主要设备(设 |
实训室(场 |
备注 |
号 |
目 |
|
施)名称及数 量 |
地)面积 |
|
1 |
测量实训 |
校园测绘 |
经纬仪、水准 仪、全站仪 |
测 绘 实 训 室、校园 |
|
2 |
房屋构造设 计实训 |
房屋构造设 计 |
制图设备 |
建 筑 综 合 实训室、教 室 |
|
3 |
混凝土结构 设计实训 |
混凝土结构 设计 |
|
建 筑 综 合 实训室、教 室 |
|
4 |
施工组织设 计实训 |
施工组织设 计 |
|
建 筑 综 合 实训室、教 室 |
|
5 |
CAD 实训 |
CAD 制图 |
计算机 |
管 理 实 训 室 |
|
6 |
钢筋算量实 训 |
钢筋算量 |
|
建 筑 综 合 实训室、教 室 |
|
7 |
建筑工程概 预算实训 |
建筑工程算 量 |
|
建 筑 综 合 实训室、教 室 |
|
8 |
钢结构设计 |
钢结构设计 |
|
建 筑 综 合 |
|
|
实训 |
|
|
实训室、教 室 |
|
多年来,我系各专业坚持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
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我系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
变,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
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
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努力为社会经
济服务,今年,我系与沈阳鼎汇泉建筑有限公司建立了新的校企合作
关系,而且加强了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一砖一瓦教育培
训学校、顺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西安三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继续合
作,在订单培养、教学见习、工学交替、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培
训、技术交流、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
3.信息网络教学条件
信息网络教学条件包括网络教学软件条件和网络教学硬件条件。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目前有广联达算量软件、广联达施工模拟软件、三
好道路桥梁施工模拟软件、工程 CAD、PKPM 结构设计软件等专业
软件。同时,校园网全面覆盖,可以满足专业教学要求。
(三)教材资源
1.教材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有使用教材均为国家或行业规划教材或校
本教材。
2.图书及数字化资料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有专业图书 500 册以上。教研室教师编写教
材十余本。同时以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为载体,以课程为主要表现形
式,以素材资源为补充,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共享性教学资源库。
资源库建设内容涵盖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开发专业教学软件包,包
括:试题库、案例库、课件库、专业教学素材库、教学录像库等。通
过专业教学网站登载,构建共享型专业学习软件包,为网络学习、函
授学习、终身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实现校内、校外资源共
享。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
法、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现场教学法。
2.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交互。利用“职教
新干线”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将课程资源实现数字化,共享课程资
源。建立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开设师生网络交流论坛。利用多媒体技
术,上传视频、图片资源,供学生自学与进一步学习深化,为学生自
主学习开辟了新途径。
3.教学组织: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
主线,按照 “依托行业、对接产业、定位职业、服务社会”的专业建
设思路,与企业一起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与标
准,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基于工作
过程的人才培养在分析、整理典型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中,依据构建的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
向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工作任务进行重构,工
作场景通过学习领域来体现,教师以行动导向实施课程教学,形成以
学生为中心、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工学合一的教学组织模
式。
(五)学习评价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
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重点是配合人才
培养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创建以能力为核心、以过程为
重点的学习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深入不同规模、不同资质等级、不同
地区的建筑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调
研、分析,形成岗位知识与职业能力分析报告,分解知识与能力的考
核要素,创建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学习绩效考核
评价体系。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的质量。
学习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遵循“能力为主、知识为辅;过程为主、
结果为辅;应会为主,应知为辅;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原则,确
定专业理论考核和职业能力考核的权重,并结合企业考核标准确定能
力考核要素,改变以前学科成绩考核的方法,将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
考核相结合,使学习效果评价与岗位职业标准相吻合。改革考核评价
方式,在企业专家的参与下,采用现场实操、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
(六)质量管理
加强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教学管理文件规范。完善教学
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形成教学督导、教师、学生、社会教学评价体
系以及完整的信息反馈系统;建立可行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加强
对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和收集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反馈的信息。同时
针对不同生源特点和各校实际明确教学管理重点与制定管理模式。
(七)实习管理
学生通过 3 年的学习,须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
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毕业时应牢固掌握必须的文化科学基础知
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基本技能,在道路桥梁工
程设计、施工、建筑工程造价、技术管理及相关行业方面具有较强实
践管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九、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方可毕业:
(1)学生综合测评合格;
(2)学生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修读课程,公共基础课程
及专业(技能)课程总学分达到 125 学分;
(3)学生综合素质总学分数不低于 20 学分,且分项目学分达
到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