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班组管理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化工设备与维护》课程为例
张沙艳 王冬美 赵林源 于宁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一 、实施背景
教育部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中指出:现代学徒制有利于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选择。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以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也可以是一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学徒制的一种发展。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生产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工业分析组成的化工专业群中,二年级学生都开设《化工设备与维护》课程。我们自2015年起探索现代学徒制班组管理教学模式,聘请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机械密封大王赵林源来校任教,投资100万元建立“赵林源大师工作室”和“化工设备维护”现代学徒制基地。
在《化工设备与维护》课程教学中采用的现代学徒制班组管理教学模式,立足化工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化工设备维修流程,采用现代学徒制班组管理HSE模式,以典型化工设备检修等真实项目为载体,设计多个与工作实际一致的操作项目和工作任务。在老师和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学生以学校小组既企业班组为单位完成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学生不仅掌握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还掌握企业生产工人操作流程,更熟悉企业班组人员分工,学生上学就是上班,上课就是上岗。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技能训练与岗位技能需求零对接的目标。
二、主要目标
现代学徒制班组管理教学模式采用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上手快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掌握一点一滴的小技能做起,从基本工具的认识到使用;从基本操作到小零件的制作;从设备操作到设备维修维护,彻底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小到一个扳手如何拿,螺丝怎么拧;大到离心泵如何拆卸,简单故障如何处理等。从不会做到会做,从会做到做熟,从做熟到做精,从小零件到大设备,严格要求每一名学生,保证简单技能大家掌握,特殊技能班组长掌握。从设备维修维护到工具管理,彻底采用企业的先进管理方式,充分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高职教学新理念。
班级下设4个班组,每组5—6名成员。成员具体分工为班长、安全员、主修、副修、卫生员等。每次实训操作前由班长布置工作任务,明确人员责任分工,班长直接对实训中的安全、正确操作及工作质量负责。充分利用每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充分调动每名学生的工作、学习的热情,工作中体现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意识,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存在感、成就感和满足感。彻底打破以往的被动学习、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三、实施过程
引入多种教学手段用于课程的学习过程,配合数字图书馆、微视频、各种学习相关软件、网络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生课后的时间,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形式。丰富多样的《化工设备与维护》教学资源,提供便于互动讨论和评价学习情况,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便于自主学习。便于教师及时汇总与分析学生学习动态,适时调整学习进度。
以“零件尺寸测量”为典型案例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介绍。
1. 教学分析
“零件尺寸测量”来自“离心泵的拆装及简答故障诊断与处理”项目,目标任务是对核心部件轴套的尺寸进行测量。
本次任务前学生已具备相关的专业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已掌握离心泵结构、原理;能熟练对离心泵进行拆装;熟练使用学习平台和相关软件,熟练掌握简单零部件测绘。要求学生掌握测量基本理论及常用量具常识;掌握常用工具、量具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会识读图样上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代号。对零件测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正确选择并使用测量离心泵不同部位的常用量具;能够准确测量目标零件尺寸。教学重难点分别为量具常识及使用方法;测量的概念、偏差及公差的概念;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识读;圆柱度的检测方法等。努力提高学生规范操作及安全环保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
2. 教学策略
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传统课堂教学拓展为课前自学、课上实施和课后提升三个环节。课前利用课程资源平台发布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接受任务并明确任务内容、学习目的、教学重难点;明确实践动手内容及操作要点等;课上借助二维及三维识图模型、微视频、教师示范、电子记录等信息化手段,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践操作任务;课后学生利用课程资源平台向教师及企业专家提交任务单,并完成综合评价过程。
3. 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分为领取任务、排查故障、测量尺寸、校验分析、提交任务五个环节。
针对离心泵工作时声音异常增大,出现振动现象,需对离心泵进行检修;分析振动及噪声原因,按作业指导书和检修作业票对离心泵进行拆卸;拆卸过程中逐一排查联轴器对中、叶轮背帽未松动、叶轮无明显气蚀现象、轴承无损坏、轴未弯曲,密封处有明显泄漏现象;检查密封,压盖正常,动静环送专业仪器检测;对轴套尺寸进行测量,检测各处配合间隙。对照轴套原始图纸,检查各部尺寸,重点检查配合尺寸。
依托课程教学平台、数字图书馆、视频等教学资源,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具体内容如下:公差配合相关概念,认真研究各部尺寸;观看微视频,掌握常用量具的选择及使用方法;结合图纸,认识其中所有符号及数字的意义及作用;明确测量尺寸,要求测量精度,按6S管理开展工作;教师要组织完成对基础概念和原理的学习;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总结;通过微视频学习各种量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结合图纸研究零件各部尺寸;正确识别图纸中的符号及数值意义。借助CAXA实体设计二维三维仿真模型可以有效生动的反映轴套的实体结构,避免测量尺寸的遗漏。
实训测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示范正确测量方法,对学生测量时的错误及时纠正,体现“做中教”、“做中学”,使学生真正掌握量具的选择、尺寸测量的方法等,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轴套尺寸测量结果完全符合原始图纸要求,及时引导学生排除尺寸方面故障,采用其它方法分析其他故障原因。班组分工合作,体现团队协作精神,在图纸上准确记录测量数据,可以用多种游标卡尺多次测量的方法保障测量准确性。全部工作任务完成后,及时填写电子记录表、检修作业票和检修记录。
4. 教学效果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完成实践操作考核,由企业专家根据学生工作过程进行点评,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每组学生的学习、实施情况,及时进行效果评价和改进要求。
通过对离心泵密封装置故障排查的处理过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学生对实训的工作内容充满期待,主动查阅教学平台及网络视频,学习其他零部件故障排查及相关处理或测量方法;班组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分享在测量过程中的经验和成绩;大家主动提出问题,并互相交流找出解决办法;学会多种量具的综合运用,对比测量的应用,多种测量方法的使用,学生能够非常熟练的完成各种零部件尺寸的测量;对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识图概念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四、实施条件
现代学徒制班组管理教学模式对实训的场地要求包括:班组管理区、设备维修区、化工设备功能展示区、机泵检修实训区等,模拟企业真实工厂工作环境。全网络覆盖的企业化实训场地是保障课程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综合实训教学提供真实工作任务环境,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
企业一线技能大师进行指导,引入企业真实工作案例,引入企业规范管理制度和企业评价机制。学生在企业环境下跟随教师和技能大师领取任务、执行任务、提交任务,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在模拟企业真实环境下互相融合,实训效果翻倍提升。下面是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化工设备维修基地场景及设备:
|
|
|
|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现代学徒制班组管理教学模式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授课模式,教学效果成倍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实训过程要想做好,必须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这就迫使那些只愿动手,不带头脑的学生主动学习,让理论知识更好地为动手操作服务。
- 班组管理效果明显,责任到位,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大大提高。
- 教师不必再花时间整理课堂,维持纪律,大家分工明确,秩序井然。
- 学生对实训的工作内容充满期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
- 学生容易在实训过程中找到存在感,自信心得到提高,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实训实施过程体现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体现“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效果加倍提高。
- 实训任务设计与企业零对接,企业欢迎,学生高兴。
六、体会与思考
现代学徒制班组管理教学模式无疑是高职院校改革的方向,但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具备全面深入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工厂工作环境,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就更高,这对于一直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而言相当于从零学起,就需要有企业一线技能专家参与教学过程,帮助完成教学任务的设计,参与教学过程的指导,这些都是这种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2:45~51.
[2]张阳,王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双导师”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