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主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
会议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会议地点:1-205
参会人员:外语系全体党员教师
主持人栾贺发言: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指出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探讨如何将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张秀红书记讲话:强调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要求全体参会人员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张书记带头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关于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的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强化对现代化建设的支撑。
一是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二是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5亿。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
三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创新主体和人才的活力进一步释放,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研讨内容
一、深刻领悟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
张莉: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前进方向、精神主旨等进行了科学阐释和系统论述,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突破。
孙云花:指出全会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体现了党中央以改革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定决心,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与理论成果
安文旭:提到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如我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等,经济社会各领域均取得显著成就。
王鹏:认为在制度成果方面,我国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制度体系日益成熟定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张莉: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理论成果,不断彰显了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三、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
张括:提出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政府与市场优势互补、协同发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于学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四、结合工作实际探讨贯彻落实措施
谭海玲:认为党员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科技创新工作中,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积极参与科研项目。
会议总结
主持人栾贺总结:本次研讨会大家积极发言,深入交流,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希望全体参会人员继续加强学习,将全会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张秀红书记强调:外语系全体党员干部要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