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当前位置 : 组织部首页>>基层风采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主题党日总结
2023-08-18 23:15:56

6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党员前往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开展“忠诚固根本、擘画卓越校、建功新突破”主题党日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学院(校)党委工作要点确定的工作目标,实地学习“三种精神”,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组织引导凝聚党员的功能,促进党建与行政工作的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突出主人翁精神和劳动奉献精神,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全体党员来到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这个首批20个辽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一起聆听讲解员讲解感人的红色故事,共同领悟激扬的红色文化;同时现场在党旗下缴纳党费并一起合唱《咱们工人有力量》。

红色,是辽宁最鲜亮的底色。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辽宁“六地”见证着革命传统、传承着红色基因,记录着中华儿女砥砺奋进的伟大征程。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六地”红色资源如同一座蕴藏丰富的精神富矿,挖掘“六地”内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是当代人的责任和荣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幅幅照片、一枚枚奖章、一张张证书、一件件实物,背后展现着奋斗者以模范行动引领社会的坚定意志和永不磨灭的精神荣光,吸引党员们停下脚步、仔细观看。通过与红色文物“对话”,党员们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深刻感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劳动模范光荣事迹,深切体会涌动在我们思想里的吃苦奋斗精神力量,深度知会徜徉在我们行为中的励志笃行实践本能,甘于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汲取砥砺前行的奋斗力量,力争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东亮在参观后表示:“通过参观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我深化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种精神论述的理解,了解了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感受到大国工匠的榜样力量。正是因为以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为代表的各行各业劳动者立足平凡岗位,精益求精,辛勤付出,才有了今天朝气蓬勃的城市发展。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这次学习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理论认识,对教学也有很大帮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今天,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党员来到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更近距离感受、更深刻体会光辉伟大的劳模精神。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这是一次生动形象、意义非凡的现场学习机会,通过对劳模事迹的了解,让我更加体会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应当将这份精神传递给更多学生,将这些感人的劳模故事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作用,让更多学生了解劳模、走进劳模、学习劳模,毅然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使命。”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赵琳琪老师说。

通过这次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要好好向劳动模范学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要认认真真听讲感知,紧紧围绕学院(校)创建兴辽卓越校这一奋斗目标做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应有的贡献,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展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良好的风貌,努力拼搏,大有作为!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

202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