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6日,伴随着清脆的铃声,在图书馆7楼报告厅,学院(校)党委副书记、院(校)长牛舜邀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主任王燕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秀洁教授以及特邀嘉宾抚顺市诗词协会李化锋副会长,共同讲授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会客厅”暨开学第一堂思政课。
课程开宗明义,以微视频的方式展示了踏入大学校园的“小萌新们”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欣喜、欢乐、担忧与思考。
为使新同学深入了解自身心理状况产生的原因、疏解心理困惑,王燕老师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畅谈了同学们应该如何主动适应美好的、全新的大学生活。她讲到,开启大学生活,有一个心理转型和重塑的必然过程,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出现焦虑心理、抑郁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失落心理甚至空虚迷惘心理的出现。针对入校后可能出现的适应不良状况,王燕老师给出了应对策略,“要勇于接受现实生活的不完美、努力利用已有的资源充实和提高自己;要适应新的学习气氛、不断调整学习方法;要通过积极行动摆脱因环境带来的不适应、积极地融入新环境;要正视差异、学会接受和宽容;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为生命插上理想的翅膀;要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要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做一个心怀阳光、知道感恩的人。”
“盛典逢佳季,塞外恰金秋。风清日暖云淡,枫火欲燃稠。昨日十年苦读,今日一堂欢聚,汗泪作歌讴。得失擦肩过,吾辈志难休。
送昨时,惜当下,意清遒。青春如炬,谁肯花季付东流?君子行言有信,学子经天有愿,海阔盼飞舟。思政人生课,好梦正开头。”
助讲嘉宾丛薇老师现场朗诵了李化锋会长专门创作的《水调歌头•“校园会客厅”暨开学第一堂思政课》。
特邀嘉宾李化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同学们了解到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并通过鉴赏与实践领略古典诗词的大美世界,同学们初步掌握了以诗词之美化解心理不适的方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人谆谆嘱托,“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勇于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张秀洁老师以“当代大学生要时刻思考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为题,与同学们分享了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史进程中的青年英才;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的深刻内涵。她讲到:每一个生命都珍贵、每一份青春都美好、每一种迷茫和彷徨都在为未来积蓄希望和能量:职业教育未来可期、大有可为;我们的城市涵养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我们的学校硬件设施齐全、教师爱岗敬业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智者当借力而行、顺势而为,现在、当下就是同学们最好的时候,只要有理想有目标有付出有努力,成长成才指日可待。
院(校)长牛舜在授课过程中指出,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要优化创新产业环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切实将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以深化职教改革为契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服务振兴发展能力。希望同学们:“扬起理想的风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不忘初心,青春朝气永在;志在千秋,百年仍是少年。青春献给党!奋斗正青春!”
“人生一课,笑对百花丛。传道义,答疑惑,航标正,众心明。来日书山远,迎霞起,观日落,数星斗,辞勾月,伴孤灯。衣带渐宽,陟步青春路,勇往前行。众手滋血汗,吾辈做花红。诲语轻轻,爱浓浓。
海平帆正,盼学子,正思品,用真情。学文化,增才干,炼真功,傲苍穹。师长甘伏首,指大路,重养成,尝磨砺,知责任,畅心声。回首来时足迹,应无悔,风雨兼程。有心擎日月,无愧对人生。步步春风”。
课程在特邀嘉宾李化锋老师填词、助讲嘉宾丛薇老师朗诵的《六州歌头•“校园会客厅”暨开学第一堂思政课》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