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高校师生国家安全意识,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由市委政法委联合市国家安全局、市教育局精心策划组织的“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点亮青春担当之光”高校演讲比赛,于4月14日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报告厅圆满落幕。副院(校)长尹瑞雪携20余名师生代表现场观赛。
赛事采用两级赛制,共有10名选手晋级决赛。经过激烈比拼,我院(校)选手“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最终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奏响了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的青春强音,充分展现了职教学子守护国家安全的精神底色和卓越风姿。
自3月下旬启动校级选拔以来,各系学子积极响应。由学生科(军事教研室)组织初赛,从16名报名选手中遴选出5强代表参赛决赛。
决赛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我院(校)选手紧扣主题,将戍边故事、航母记忆、文明密码、红色家风、支教经历化作一个个鲜活案例,从多元化视角展开深情讲述,用青春之声传递“安而不忘危”的警示,以赤子之心践行“国之所需即我之所向”的誓言,真挚情感感染全场观众,赢得阵阵掌声。
一等奖获得者管理系仉海宇,是一名退役高原女兵。她以《青春界碑上的光》为题,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自己的戍边成长历程。从英雄连队主动请缨奔赴雪域高原的青春抉择,到与战友在极端环境下携手共铸“界碑在脚下延伸,使命在云端生长”的坚守,她用切身感悟号召青年将“清澈的爱”化作报国情,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芒。
二等奖获得者音乐系王彦达,曾服役于海军山东舰。他以《深蓝征途青春志 星火浪花砺忠诚》为题,从航母战位视角,讲述了海军战士忠诚守卫海疆的热血担当,分享了退役返校后冲锋抗洪一线的感人故事。惊涛骇浪中锤炼出的“让我来,跟我上”的铿锵誓言,激励着青年学子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激扬青春力量。
三等奖获得者信息工程系李超岩。他以《青衿铸盾:千年守护的青春密码》为题,巧妙运用古代军事智慧、近代民族精神和现代云端守护这三把“钥匙”,深刻回答了国家安全青年守护者的使命担当,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既要赓续“黄沙百战”之担当精神,更需锤炼“不破楼兰”的硬核实力。
三等奖获得者学前教育系董彦彤。她以《燃热血青春 与国防同行》为题,讲述作为军人后代,躬身践行红色家风的动人故事。在她心中,青春最燃的模样,是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使命,让热血与国防同频共振,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作为“红色基因传承者”的使命担当与家国情怀。
优秀奖获得者初等教育系但煜。他以《以教师担当为墨 书国安青春篇章》为题,结合支教期间的真实案例,阐述了师范生应如何积极作为,推动国家安全意识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他用“播撒国家安全意识种子,培育守护国家安全参天树林”的生动比喻,形象展现了未来教育工作者在筑牢全民国家安全防线中肩负的神圣使命与担当。
赛后,观赛学生代表难掩激动:“今天,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眼眶发热。未来,我们要用青春力量让祖国更加辉煌!”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刘力纲目光灼灼:“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要把这份感动化为前行力量,用技能报国,让青春在守护国家安全的征程中绽放!”初等教育系王亚平深有感触:“家国情怀就在我们心中,我要把今天的故事讲给更多同学听,让国家安全意识像蒲公英一样播撒四方。”现场此起彼伏的掌声中,国家安全教育正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每个青年学子的赤子之心。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基石,青年是捍卫国家安全的主力军。本次比赛不仅是一场思想交锋,更是一次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课堂。以本次比赛为契机,我院(校)将持续深化国家安全教育实践,通过主题班会、红色故事会、红色研学等多元化形式,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入脑入心,培养更多“心中有国、肩上有责”的高素质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