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成果

当前位置 : 科研科首页>>科研项目成果

高校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研究
2018-03-14 10:47:42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合同作为高校和社会经济生活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愈发重要。随着高校合同种类和数量的增多,合同管理工作也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关于合同管理的研究,目前省外高校居多,省内各高校特别是省内各高职院校鲜有研究。因此,对高校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研究,无论从科学研究角度还是在实际应用前景上均具备更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通过调研,对高校尤其是我院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详实的基础研究素材,并提出以下观点和主要结论:

1、加强高校合同管理的必要性:是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客观需要;是防范风险,维护权益的必然要求;是有效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选择。

2、高校合同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高校合同是指高校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在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中,与作为其他平等法律关系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签订的具有法律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

高校合同管理的特点取决于高校社会属性及高校管理者学科背景。

高校合同类型不断多样化,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高校特色,围绕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功能而进行,如教师聘任合同、建筑合同、后勤管理承包合同、采购合同、学生实习实训合同、科研合同、合作办学合同等等,以合同为媒介使高校与各市场主体之间产生了内容各异的权利义务关系。高校合同管理工作就是围绕上述的合同关系展开的。这些合同的规范使用使得高等院校的合法权益能获得有效的法律保护。

3、高校合同管理制度的构建

合同管理制度总则:合同管理制度的制定宗旨与法律依据;同管理定义;适用范围;基本原则。

合同管理制度包括:(1)合同管理的分类制度;(2)合同管理的归口制度;(3)合同的审核与签订制度;(4)合同的报审制度;(5)合同会审制度;(6)合同签批制度;(7)合同用章制度;(8)合同文本制度;(9)合同履行制度。

4、高校合同管理制度的实施

1)建立高校合同管理组织体系:设立专门法律事务机构,配备专业法律顾问;建立有权威的合同管理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在合同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2)健全高校合同管理制度体系:合同签署的报告制度; 做好合同签署的准备工作; 合同签署的委托授权制度;合同履行的监督制度;合同的归档制度。

5、课题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

本课题作为应用型研究课题,极具研究空间和应用前景。其社会价值在于:可补强高校合同管理制度相关研究的不足;可为我院合同管理提供依据;可为其他兄弟高职院校合同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解决的问题来源于工作实际,综合度高,系统性强,理实结合紧密,倡导了“科研工作化,工作科研化”的科研理念。

 

附件:             抚顺职业技术学合同管理制度    (研究稿)

第一部分  总则(包括:一、合同管理定义;二、适用范围;三、合同管理原则)

第二部分  合同的分类与归口(包括:一、合同的分类;二、合同的归口)

第三部分  管理机构和职责(一、党政办公室;二、各归口管理部门;三、合同审查小组;四、法律顾问)

第四部分  合同的审核与签订(一、合同审核;二、合同报审;三、合同会审;四、合同签批 ;五、合同用章;六、合同文本)

第五部分  合同的履行与责任追究(包括:一、合同履行;二、责任追究 )

第六部分  附则

 

课题主持人:杨静维,女,教授,发展规划处处长,法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