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为研究目标,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电子设备与思政课有机结合,把情景剧教学法融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情景剧教学法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是从教学需要出发,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拍、自评情景剧的教学过程,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理解和升华,进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学方法。
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文献搜集等研究方法,先后到学前系、初教系、机电系、化工系、外语系进行深入调研,论证情景剧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并且设计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以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专)大学生为情景剧教学法实施对象,全面进行构建蕴含情景剧教学法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并进一步组织和理论研讨工作。
情景剧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不是单纯、漫无目的的组织学生拍摄情景剧,而是遵循所开设的“思修”课和“毛概”课的教学内容展开实施过程。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根据学生们的自身特长和兴趣,分成若干剧组,经过研讨、选题、创作、拍摄、表演、后期制作、总结及微信公众号(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交流平台)推送等环节的实践教学。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情景剧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完成了包括“思修”课剧目:《追梦路上》、《梦想永不止步》、《寝室风波》、《烛光里的妈妈》;“毛概”课:《恰同学少年》、《小岗村的故事》等30多部优秀作品。情景剧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延展性,又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还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学生拍摄情景剧剧照
情景剧视频《追梦路上》。作品已经上传腾讯视频网,网址是https://v.qq.com/x/page/l036679v9sb.html。
课题主持人简介
张东亮,男,1985年出生,法学硕士,讲师,现任思政部教师,从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曾参与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