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人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慌、应激反应等。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还可能对家庭和社会稳定产生影响。同时,由于灾难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的破坏性,也会对人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如果您在危机情况当前遭遇到了心理上的消极变化,这篇文章也许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况。
一、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问题
1. 焦虑情绪:
您如果出现莫名的紧张感或者烦躁感,控制不住的思考一些事情,与洪水、地震等相关的问题,坐不住,总想来回走动,感到心脏跳得很快,呼吸变得急促,手脚发抖、发冷或者出汗,脑袋有些懵懵的,或者浑身酸痛等
2. 抑郁情绪:
您如果感到,心情低落、闷闷不乐,过度担忧自己和别人的安全,感觉内心焦躁不安,或者害怕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3. 失眠:
包括无法入睡、早醒、睡眠时间短、频繁做噩梦、夜间惊醒等影响自己睡眠的问题。总是止不住地要去想那些灾难的事情,注意力无法集中,也记不住事情,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头
这些都是一个人面对危机时最常见的反应,它们也许会在几天到几周的时间里慢慢减弱直至消散,但有些人身上的反应不仅不会减弱,反而迁延不去、日渐加重,以至于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就像洪峰过后的次生灾害和经济损失一样。
二、我们该如何缓解突发事件带给我们的困扰
1、接纳情绪:负面信息本身就容易引起负面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其实是我们的身体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的表现,所以我们要正视自己的消极情绪,而不要忽视。理解情绪对我们的帮助意义,接纳这些情绪从而带着这些情绪继续生活,能帮助我们重新找到节奏回归平静。因此如果感到自己正处在某些情绪中,可以先尝试和这些情绪共处。其实无论外界多么糟糕,我们每个人都始终有让自己快乐起来的权利。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自私的,也不意味着那些糟糕的情况就不值得我们担心了,因为我们为关怀自己而感受到的满足,是可以和我们为他人而感受到的悲伤共存的。
2、宣泄情绪:我们可以使用自己在面对压力时常用的宣泄方法,疏通自己的负面情绪。例如冥想、运动、写日记等等,合理宣泄能够有效缓解突发事件带给我们的影响。
3、社会支持:通过向亲朋好友表露情绪,寻求理解和支持,可以减轻所感受到的恐慌。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果有愿意理解和倾听我们的人,或许可以帮助抚平心中的伤痕。
4、充分休息,掌控节奏:当我们时刻处在突发事件带来的情绪中时,有限的能量会被不断消耗。此时我们要允许自己给自己一点时间,接纳自己的难过和疲惫,允许自己休息。也可以试着回到以前熟悉的作息中,按时按点吃饭睡觉,找回更多对生活节奏的掌控感。
如果你在突发事件中所受到的影响超出了你的预期,情绪难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得到有效的平复,凭自助无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那么你需要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部分心理资源推介
北京回龙观医院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热线号码:
010-8295 1332;010-8295 1150
联系邮箱:bjcrisis@126.com
服务时段:24小时服务
面向人群:全国公众
主办方: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回龙观医院
希望24热线
学生希望热线:400-161-9995 按1
抑郁与自我伤害防治热线:400-161-9995 按2
服务时段∶24小时服务
面向人群∶全国公众
主办方∶上海市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中心
“12355”青少年服务台
热线电话:12355(危机干预、电话咨询免费)
服务时间:24小时服务
面向人群:青少年
主办方:共青团中央权益部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